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冬青谭》系列32:自然而然的教育观(三)

日日新 日日新 2019-07-27

文|张冬青

  为什么做不到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性的第一个原因,是人们没有尊重儿童生命的个体性,第二个原因是,没有尊重个体生命的完整性,第三个原因是,没有尊重完整个体生命的真实性
  生命有很多生存状态,在此,我只谈一个类别,即真实和不真实。一个生命已经存在了,还不真实吗?存在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是两回事,存在的真实并不代表本质就一定真实。有的人存在上是真实的,但本质上是虚假的。有的人假到了仿佛他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。其实,做真人是很难的。而人的真实状态也并非都是美好的。所以生命的真实是一个难题。
  然而,儿童是真实的。他们藉由着各式各样的父母,浑然天成地赤裸着来到这个人世,纯净明澈,无忧无惧。虚荣的成人轻视、嘲弄这种真实,视其为不成熟状态。成人的功利心和当下整个社会军备竞赛式的应试教育,毁坏着儿童生命真实的成长。孩子随着时间都长大了,长成了空心人。
  现在很多社会学家、心理学家、知识分子在痛彻地谈论社会的空心病、巨婴症。对此,教育难推其责。
  孩子怎么长着长着就不真实了呢?因为有三条不真实的道路等在孩子面前。

  第一条路的名字叫:书山有路成绩为径,直通那道应试的山门。有的家长从胎教开始,就按步骤有计划地让孩子学习了。几岁识字多少,几岁学习奥数,双语环境,艺术培训,体育特长……家长还得有田忌赛马的狡猾,运筹着金钱、时间、人脉、房产、成绩、目标等等资源与愿望,随时计算着投入与结果的性价比。成人投入地焦虑和得意着,以仆人的姿态独裁着。于是,两岁的孩子脱发的事情出现了,五岁的孩子抽搐的疾患出现了,小学生自杀率增长了,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下降了……这样说只是画出了一个轮廓,让我们仔细体会走在这条路上的恐慌的家长群体。
  通过交谈、观察、阅读、道听途说等方式接触过一些不同国家的家长,发现没有家长是不关心孩子的(不关心的肯定有,只是不在我的交往范围内)。但整日恐慌、焦虑、患得患失、急功近利的,只有当代的中国最多。恐慌的表现如下:

  一,每“分”必争。“分”即考试分数。高考一分就是数万人,中考一分就是数千人,校考一分就是一操场人(有学校按分站方队,不同方阵站在不同的操场位置)。为了用分刺激学生,学校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,宣读、张榜公布、按分数排座位、按分数分班、按分数占操场等等。家长充当学校的帮凶,紧张孩子试卷上的每一分,紧张孩子作业中的每一个错误,上纲上线地批评、责怪孩子。成绩越好的孩子,家长就越紧张。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,家长会表达出“我对他没有太高期望”的意思,那种无奈让孩子不得不自我放弃,否则怎么对得起家长的低期望呢?
  二,视错如敌。每一个错误都意味着丢分,所以不能出错。要知道,孩子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时候需要犯很多错误。(我并不认为那些是错误,比如孩子把1/2+1/2算成2/4,从孩子的逻辑出发是可以理解的。成人需要通过分苹果,或分饼、分馒头、分纸等等,让孩子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,但我不认为孩子就是错的。)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些“试错”(如果非得说是错,才能与大家共鸣)的过程,才能完成他的探索,并从经验中获取能力与知识,否则他收获的就是一个假的成长。
  三,仇视快乐。嘴里说的是希望孩子快乐,但看到孩子无忧无虑的时候,看到孩子高兴得想不起作业的时候,看到孩子考前还在玩的时候,看到孩子一说学习就蔫一说玩就欢呼的时候,大人都恨得心里长牙。见不得孩子空闲、见不得孩子发呆、见不得孩子欢笑。每当这些时候,大人就会提起作业、课外班、谁谁谁在勤奋、考试等话题,怎么败兴怎么说。

  大人在恐慌什么呢?无非是害怕考不上一本,无非是害怕比不过别人。后一个恐慌程度大于前一个。
  恐慌对应的行为是什么呢?“孩子,家里的事情你别管,你好好学习就行。”“你别管闲事,只管把心思用到学习上。”每年都有媒体报道,为了不影响高考,孩子的至亲去世都瞒着孩子。每年高考结束后离婚率都会上升,因为怕影响高考的孩子,大人就委屈着。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在学校像鸭场的填鸭一样在流水线上被喂饱知识,回家作业写到天黑,周末奔波于辅导班,然后认为这样的孩子抗压能力强。而实际上呢?这样的孩子从来没有真实地生活过。

  第二条不真实的道路叫做完美美德。成人希望孩子有同情心、愿意分享、包容、合作、有主见、懂道理、爱探索、勇敢、执着、诚实、好学、自信……把这些作为愿景当然很好,问题是家长希望随时随地地、永永远远地看到这些好的方面,不容孩子的各种恶行,比如撒谎、嫉妒、欺负、冲突、懒惰等等。于是,孩子一有冲突,大人就插足其间讲道理;孩子一犯错误,“警察”大人就立即出现场,义正辞严地在灵魂深处予以教导。把美德从恶中抽离出来,孩子的美德就像水培豆芽,鲜嫩而脆弱。

  第三条道路叫溺爱。因为爱孩子,不希望孩子吃苦、吃亏、生病、短缺,什么都给孩子,所有好的东西都给孩子。怕孩子受凉,怕孩子挨饿,整天吃喝穿戴地伺候着;怕孩子摔跤,怕孩子受伤,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护佑着……孩子毫无抵抗力地生活在一个假的世界里。

  真实的存在是什么?是自然、是已然、是万物的本性。真实的本质是什么?是不自欺。人的心灵是自由的,才会不自欺。一个容错的环境才会培养不自欺的品质。

《冬青谭》全系列

1:要成为自己灵魂的船长
2:廉价思想批判
3:真实是接纳自己的前提
4:不能在“主义”不同的前提下谈问题
5:尊重,从拉开身体的距离开始
6:请允许孩子自卑
7:冲突让孩子有分寸有胆量
8:莫被兴趣迷惑
9:教育是个平常事
10:给孩子沉静的生活
11:读《公主四点会来》
12:读《有麻烦了》
13:成人,请照照孩子这面镜子——读《愿你》
14:细读《一片叶子落下来》
15:童诗批评
16:关于学生阅读的建议
17:论厌学
18:“都怪你”
19:不要把母亲节过成悲情节
20:莫把才艺教育当作素质教育
21:游戏与劳动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
22:善良是一块抹布?
23:谁会给你安全感
24:“发脾气”问答
25:一分不可为二
26:信任会让孩子珍惜自己
27:自信的底气在哪里
28:学会理性二则
29:自然而然的教育观(一)
30:不善待幼儿园老师的社会没有未来
31:自然而然的教育观(二)

日日新公众号二维码
可扫一扫或长按识别关注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